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(记者 阮煜琳)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8日发布数据显示,1月至10月,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78.3万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9%。
10月份,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企稳回升,多数上游行业生产、循环形势较好,物流需求结构化升级持续推进。物流活动总体保持较高景气区间,行业增速、景气水平略有回调,物流服务供给规模与结构进入调整期。微观企业经营状况、效益水平出现趋好迹象,市场预期稳中有升。
数据显示,1月至10月,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78.3万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9%;10月当月增长5.1%,环比提高0.3个百分点。其中,1月至10月,工业品物流总额保持平稳增长,同比增长4.1%,从细分行业看,超过七成行业物流总额实现增长。特别是装备制造等基础领域持续发挥支撑作用,工业品物流恢复势头得到有力巩固。
1月至10月,中国物流业总收入为10.8万亿元,同比增长4.0%,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。显示物流供给或进入自适应调整阶段,部分细分领域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发挥作用,供大于求、产能过剩的局面有所改善。
分析称,综合来看,10月份物流需求呈现恢复向好态势,新动能、新业态需求带动作用显著。物流供给结构同步优化,产业加速转型升级,服务价格止跌回升,行业效益出现改善迹象,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仍维持57%的较高景气区间,企业对市场预期保持乐观。后期随着扩内需、促消费等政策的持续显效,物流运行有望延续稳步回升的发展态势。(完) 【编辑:刘阳禾】
中新网西宁11月28日电 题:中外文旅达人寻西宁“历史味” 感受高原古城沧桑变迁
中新网记者 李江宁
“我很少看到这样既有民族特色又富有历史沧桑感的建筑,进来第一眼就惊艳到了我。”第一次来到西宁的意大利文旅达人爱琳娜,参加遇见幸福之城——外国人+大V带你一起逛西宁活动时走进西宁宏觉寺,都对此间的一砖一瓦、一景一物,充满了好奇。
28日,参加遇见幸福之城——2023外国人+大V带你逛西宁活动的文旅达人,走进千年古刹宗喀大慈宏觉寺和古色古香的西宁城隍庙,感受岁月在古建筑上留下的文化印记。
图为参加活动的中外文旅达人参观西宁城隍庙。马铭言摄
图为美国文旅达人江喃正在拍摄古建筑。马铭言摄
位于西宁市城中区宏觉寺街的千年古刹宗喀大慈宏觉寺,由藏传佛教后弘期鼻祖喇钦·贡巴饶赛于公元941年创建,距今千年并沿用至今,现由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噶尔哇·阿旺桑波主持。寺内曾多次举办藏汉佛教文化教育、藏汉佛教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。
“我定居在深圳,那里的建筑大多是新建,很少有这样千年历史的古建筑,走进宏觉寺,耳边响彻僧人诵经祈福的声音,令人内心平静。”爱琳娜说。
图为意大利文旅达人爱琳娜正在参观宏觉寺。马铭言摄
“西宁城隍庙给我非常壮观的感觉,城隍庙内的古树、古建筑都透露着沧桑感,仿佛在对着每一位来访者讲述它见证的这座高原古城的历史变迁。”定居成都市的美国文旅达人江喃说。
西宁城隍庙,始建于元代,是河湟谷地古老文明的见证之一。其中古建筑、泥塑群体、楹联牌匾、砖雕壁画,艺术手法高超精湛。
在古代,城隍庙就是一座城池的标志。城隍,始于周秦,盛于唐宋,沿袭至今。“城”指城墙,“隍”指城河。城隍二字连用始于《易经》“城复于隍”,是守护城池的神。
活动期间,中外文旅达人将以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直播等方式,在微博、抖音、视频号、各大旅游平台进行话题宣推。各主流媒体将以多元方式,发挥各自平台优势,呈现现代、美丽、幸福大西宁的生活场景,记录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。
本次活动由西宁市委宣传部、中新社青海分社主办,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青海分公司承办,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、中共城中区委宣传部、城中区文体旅游科技局等单位支持。(完)